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一五”是继续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广泛融合,信息化不断加速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飞跃发展和加速知识传播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化发展的主题。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信息技术面临升级换代,产业发展孕育新的机遇。无线电监管服务更加规范,更加适应无线电事业的发展。我省信息产业也将处于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发展阶段。在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历史进程中,加快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为我省建设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贡献。
为推进我省信息化进程和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转变,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编制《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要求,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时代特征的原则,在深入调查,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以此作为“十一五”我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指导文件,作为我省信息产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指导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的依据。
一、“十五”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 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管理更加规范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省内骨干传输网形成了以光缆为主体,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多功能立体网络体系。全省光缆线路总长14.5万公里,干、支线带宽容量分别为5G、2.5G。覆盖全省所有县及1500个乡镇,人口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省电话用户达1797万户,普及率为48.6%。“村村通”工程成效显著,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6%、93.7%。
2、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已连接到省委、省政府所有省级党政部门及所有市县以上党委和政府。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两个大院园区网和中心机房工程,为构建我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奠定了基础。省级部门局域网已建成运行的22家,在建的18家。有48个政府部门在省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建立了网站或主页,月访问量达15万人次,成为国内外了解陕西的重要窗口。机要、政法、统计、水利、卫生等专网陆续建成。西安、汉中、延安、咸阳市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任务,西安、渭南市政府无纸化办公已投入试运行。
3、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家有关部委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的金卡、金关、金税(不含地税)等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国家和地方共同建设的金盾工程开通了四级网络,我省自筹资金建设的社保、农业、财政、地税、教育、卫生、工商、水利等信息化系统运行良好。随着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资源数据库的建立,100多万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成现代远程中心109个,703所中小学建有校园网,卫星数字收视点已达2000多个。企业信息化推进成效显著。138户示范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些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制造,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4、信息化发展环境有了改善。全省约10万名干部职工接受过计算机专业技能培训,471名地厅级和1560名县处级干部参加了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互联网管理、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数字认证与管理等规范性文件。省政府建立了省信息化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省数字认证中心、省信息化知识培训中心等咨询协调机构,全省初步形成了推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和工作保障体系。
(二) 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以来,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坚持深化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变,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进行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以彩虹为龙头的国家(咸阳)显示器件产业园,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初步建成了西安软件园及集成电路设计和光电子基地,形成企业集群,“西安软件”在国内外初具影响;以西京公司为龙头初步形成了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发挥了聚集效应;初步形成了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军工基地,在规模上处于全国省市前列。产品覆盖雷达、导航、通信家用电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医疗电子、电子元器件及材料、专用设备及工具等15大类1500多个系列上万种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经过“十五”发展,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国有、民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初步改变单一国有经济局面而使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西安、宝鸡、咸阳三个中心城市为聚集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完成了我省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战略性调整。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科研、教学、生产基地。
目前,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共有科研、生产等企事业单位约1500个,从业人员10万多人,行业资产规模347.9亿元。2005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5亿元(含软件业155亿元),是“九五”末的2.35倍,年均递增18.5%;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是“九五”末的2.64倍,年均递增21.5%;利税26.7亿元,是“九五”末的1.7倍,年均递增11.2%;出口创汇2亿美元,年均递增15%。
1、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大了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积极推进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目前,国有企业已改制为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达到70%,企业内部裂变的公司有229个。同时,通过破产和债转股减少企业债务37.6亿元,使企业平均负债率降低到30%左右。加快企业内部机制改革,积极实施“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政策, “十五”期间,通过改革、改组,国有骨干企业已经全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新体制与机制的建立,使企业适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2、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所有制结构从以国有经济为主,实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化格局。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企业从“九五”末的200多家发展到1000多家,占到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40%,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3、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陕西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凭借科技资源、人才综合、产业基础优势,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国务院18号和陕西省政府65号文件《关于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发展环境,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及产品快速发展。“十五”末销售收入155亿元,连续保持在30%以上的发展速度。已认定的软件及集成电路企业有300多家,产品登记900项,有近300项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及集成电路企业群体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近千家,从业人员4万人,已形成了我省一大战略产业。
4、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研发技改投入,增强了发展后劲。在国家相关IT扶持政策的引导下,积极贯彻我省“项目带动战略”,加大科研开发及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十五”期间共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改项目623项,完成投资近70亿元,其中军工电子科研、技改项目423项,总投资21.2亿元,吸引国拨资金17.4亿元;民品国债技改(6项)、产业升级项目(7项)、自筹资金技改(4项)、各类IT专项(27项)、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40项)、机电出口技改及研发项目(38项)、省内电子配套基金项目(57项)、科技产业化及科技攻关项目(21项)共计200项,总投资49亿元,吸引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补助3.6亿元。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资金的投入,带动了银行、社会、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使企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环境、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5、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管理得到加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提高了竞争力。注意以市场为导向,确定战略定位与经营策略,既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又有近期计划和策略措施。注意技术发展方向定位,保持主导产品及其技术的相对优势。骨干企业普遍做到预研受重视、研发高起点、产品上档次,装备上台阶、资金有保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加快。通过CAD/CAM、CAPP、PDM、ERP等技术广泛应用,推进了企业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把握与反应能力。
6、科研体制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十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陕西科技、人才优势,在新一轮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成立了国家、省级研发中心,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从而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形成如彩虹、金山、富士达、华达、华经、黄河、烽火、凌云、宝成、宝光、大唐、未来国际、交大博通、三茗、西电捷通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五年间完成新产品开发700多项,新产品鉴定达到国内、国际先进、领先水平的450多项,同时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0多项,新产品产值贡献率在30%以上。专利产品200多项。科研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完成了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的认证,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通过技术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企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五”期间,企业通过在西安等中心城市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吸纳人才,在新品开发、技术攻关等重大技术项目中,大胆启用新人,建立科技带头人、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主管)聘任制度,实施职称、住房、大幅提高报酬等激励机制,与院校挂钩培养人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结构和配置趋于合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我省信息产业行业职工总数108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000人,占职工总数的24%;管理人员11900人,占职工总数的11%,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九五”末分别增长2.7%和1.5%。
(三) 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
“十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资金11000余万元用于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完成省监测中心站与10个市监测站机房建设1600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130台,服务器23台,初步建成西安地区“4站2车”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全省10个市级监测站均按1个固定站和1辆移动监测车配备,为10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配置了工作用车、办公设备以及综合测试仪、频谱分析仪、便携测向机等监测设备55套(台)。建成省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并通过了计量认证和质量认证。组建了省、市两级无线电管理信息广域网系统。开发1:5万电子地图374幅。通过租用数据专线实现市到省、省到国家联网,达到资源共享,基本建成全省无线电管理信息系统,为“十一五”无线电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信息产业在“十五”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解决好这些制约因素。
1、信息化建设方面:
—— 全社会对进入信息化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准备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机构还不健全,造成一些工作和管理上的不协调。
—— 创新型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匮乏,影响信息技术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渗透和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 融资方式单一,建设资金不足,投入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业务系统、数据库进展缓慢。
—— 信息产业竞争力不强,对信息化的支撑力度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成本偏高。
——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环境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
2、电子信息产业方面:
—— 政策的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行业发展的分析、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的引导不够,资源优化整合缺乏有效的办法。
—— 技术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与发达省份相比,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业务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依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和构建完善产业链来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 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欠账多,生产设备落后,工艺技术水平低。虽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生产条件和工艺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整体上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很低,难以满足现代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
—— 企业缺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在市场条件下,由于地域上没有优势,虽然在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遏制,但企业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高技术人才和科技带头人缺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技术进步,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 国有企业整体管理模式仍较落后,民营及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等处于起步初创阶段。国有企业虽经改革摆脱了困境,体制、机制有了转变,可整体上还缺乏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尚待提高。民营软件、集成电路、光电子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单一,研发投入不足,资金积累不够,多元化投资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政策依赖性强,长远规划不够。
—— 产品技术含量低,高端产品少,军工企业军民品发展比例失调。总体上传统产品多,技术含量低,由于受技术与资金的困扰,产品更新慢,高端产品少,适应市场能力弱,制约了产品的发展空间。军工企业军品依存度大,民品发展慢,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供装备和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 对外合资合作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受环境与地域的制约,虽然在“十五”期间外商和东部大公司已逐步在陕投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办企业,但整体上投资力度和规模较小,对整体的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3、无线电管理方面:
基础设施和技术设施建设滞后,无线电监测网络覆盖范围小,固定监测站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我省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信息化发展的体制环境不断改善。
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产业规模、网络设施等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我国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普及应用的时机基本成熟。
信息技术依然是推动现代生产力飞跃发展和加速知识传播的主要驱动力。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化发展的主题。
我国信息化建设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对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当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二)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将逐渐走出低迷,开始新一轮发展,预计2010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将从2004年1.9万亿美元,增长3.35万亿美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从2004年2.65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利好的产业发展大环境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增强,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将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国际间的布局调整和分工的转移,并使转移出现新特点。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由递次转移向直接投资转移,由整机转移向元器件转移转变,由生产环节转移向生产、研发、营销环节共同转移转变。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加紧调整发展战略,正由过去的横向联合模式向垂直集成转变,紧紧围绕产业链,培养增强自身核心专长,致力于关键环节的内制化,将核心技术、核心环节掌控于母国企业或独资企业中。非利益共同体将无法获得这方面的转移,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我国将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广泛的市场空间、丰富且低成本的劳动力智力资源继续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关注对象。随着国际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的转移,国内也必将出现产业转移。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凭借陕西科技、人才、人力资源优势必将受到国际跨国公司,东部企业的关注而成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由于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继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主要表现在: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对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的新的信息网络和技术日趋成熟,正逐步走向实用和产业化,尤其是NGN、3G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今后发展热点;集成电路发展的微型化和集成化趋势明显,在纳米水平下进行加工,集成芯片系统将成为主流产品,并随之出现新型的器件、材料、产品形式;软件将出现平台网络化、方法对象化、系统结构化、产品家庭化、开发工程化、过程规范化、生产工厂化的发展趋势,JAVA技术、软件工程方法和软件构件技术及软件复用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既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赶超国际、国内水平提供了机遇,又对我省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一五”期间,ITA协议框架内的所有电子信息产品关税都削减到零,国内外市场融合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这将有助于优化我省信息产品出口的环境,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同时又有利于外国公司将生产、市场、研发转移到中国,促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我省信息产业将面临开云(中国)来自国际、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冲击,同时对出口将面临发达国家专利、环保、安全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形成和低端反倾销的两关重压,企业“走出去”后还会面临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同时面对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
虽然在“十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但整体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技术与管理水平、资本实力还不具备强有力市场竞争能力。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市场竞争将更加加剧,企业发展将从低成本向成本、品牌方向转化,竞争形态是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的较量,这将给企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重要阶段,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十六大提出的“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贯彻落实的重要时期,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不仅将使我国经济获得更大发展,而且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差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都对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家在“十一五”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将进一步呈现,我省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陕西中枢地位进一步提高,将为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 无线电管理面临的形势
面对信息产业“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必将更广泛地得到应用,而随之保障良好通信环境和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任务将更加重大,无线电管理将更加需要科学配置、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集中统一管理频谱/卫星轨道资源,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以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及重大工程
(一) 指导思想
“十一五”我省信息产业要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机遇,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自主创新,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产用结合,开放合作,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发展;以合理开发、保护、有效利用频谱资源为核心,以技术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无线电管理;认真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协调与服务,不断推动我省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信息化发展主要目标:
“十一五”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使我省信息化总体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西安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聚集地和网络交互中心。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市场繁荣、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信息化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率达到85%以上。工业信息化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在产品信息技术含量、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和供应链客户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成本显著降低。重点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建成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广域网总体框架,优化政务流程,降低行政成本。依法开放政务信息资源,有序开发公益信息资源,健康利用市场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比重明显增加。教育、科技、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加工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公众开放率达到80%以上,政府行政许可项目提供网上审批率超过50%。
——改善信息化发展基础环境,提高普及应用水平。持续推进高速宽带网络设施发展,扩充广电信息平台功能,扩大普遍服务业务范围,积极开展下一代网络相关技术研究,促进三网融合。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全省通信光缆线路总长达到18万公里,新增6.2万公里;广播电视传输网光缆线路总长达到5万公里,新增2.5万公里,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5%、97.5%。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健全,政策引导调控力度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防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公众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高端信息化人才明显增加。电话、手机普及率达到60%,互联网上网人数突破500万人。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在继续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初步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稳固产业基础,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加工制造为主向集研发、生产、服务、应用为一体转移,为实现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指标:“十一五”末,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900亿元,其中软件业销售收入400亿元、元器件销售收入300亿元、家用电器销售收入30亿元、其它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年均递增20%;工业增加值250亿元,年均递增20%;利税110亿元,年均递增20%;出口创汇5亿美元,年均递增20%。职工总数145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2000人,管理人员15000人,分别平均递增15%和5%。科研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4%,新产品贡献率达40%。
3、无线电管理发展目标:
无线电频谱指配、电磁兼容分析、无线电干扰查处、设备检测和台站管理实现自动化,进一步提高我省无线电管理水平,使无线电管理与无线电通信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主要任务
1、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全面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a、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农业。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平台,完成乡级“五个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建设,综合利用电话、电视、广播、网络多种终端,实现面向“三农”的信息咨询和科技、市场服务。推动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培育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为一体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全省13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信息上网发布,促进粮食、果业、畜牧业产品网上交易和科技、市场信息的网上查询。积极发展公益性和市场化的中介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种养殖经营大户作用,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加快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信息化建设。
装备制造业。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飞机制造、航天设备、军工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大型高压输变电设备、数控机床及刀具、工程机械和各类专用设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数控装备和智能生产设备、工具,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
能源化工业。推进电力系统发电、输电、供配电监控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电力安全生产和综合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煤炭、石油、化工、天然气安全生产监控信息化,加快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事故隐患预警报告信息系统和事故处置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提高煤油气化等企业在勘探、生产、储备、运输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信息化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高航空航天、现代农业、转基因、现代中药等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新材料、生物工程、光电子、先进制造、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含量高的规模产业。
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加快建设全省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路况监控、收费、养护、运输稽查、航运管理、紧急救援等信息采集和监管信息化。整合公路、水运、铁道、民航、邮政、仓储等交通和物流信息资源,搭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公路、航运的一体化管理,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加快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
旅游业。依托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网上预订、投诉受理、旅游企业信息发布、导游导购、电子邮局等业务信息系统,加快旅游管理、景点介绍、风土人情、宾馆饭店、精品线路、航班车次、特色小吃、旅行社管理等信息资源开发,建立跨区域旅游信息服务、交流和宣传营销系统,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实用的信息服务。
金融业。完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和信用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金融综合信息监管,保障金融信息安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网上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创新,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业务,建设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
b、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重点抓好机械、轻工、冶金、有色、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信息化工作。总结推广45户重点联系企业和百户示范企业推进信息化的经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全省各类企业设计研发信息化、工艺流程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物流销售网络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到“十一五”末, 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基本完成内部信息化建设,50%以上企业设立自己的网站。积极引导扶持中小型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营销手段,建立完善中小型企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企业管控一体化水平。
c、引导推广电子商务
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协调组织工作机制,推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加快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以骨干企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整合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资源,从供求信息发布、询价,逐步拓展到电子合同、电子交易和网上结算。发展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交易与服务,扩大BtoB、BtoC、CtoC间的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2)务实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政能力
a、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协同
加快构建基于网络传输、信息交换、数据存储、信息安全、协同应用为一体的各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构建省、市、县三级广域网,建立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城域网(局域网),联接省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业务平台,加强域名管理,规范网络地址。加快“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建设,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在线办公业务应用、公众服务支持、信息集中存储和业务系统管理等服务业务。逐步整合已有业务专网,建立各级信息交换平台,围绕各类应用主题,满足部门内信息的纵向实时传递、部门间信息横向汇聚交换和重点业务系统的需求。
b、建立健全经济调控决策支持体系
继续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宏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体系信息化,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状况。建立重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对项目投资的宏观调控,形成科学的宏观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控体系。建成全省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各类经济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和综合评价,面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系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为区域发展规划、空间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快财政管理体系信息化,推进“金财工程”建设。
c、稳步推进重要业务系统建设
妥善处理重点业务系统与统一业务平台间、部门内业务和跨部门业务间、已有业务系统与新建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加快省地方税收征管业务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全省税务征管基础信息平台,实现省级数据集中覆盖到所有地方税种、各征税机关和税务征管重要业务环节,达到征管税种应收尽收。加快陕西电子口岸建设, 2007年完成基于虚拟平台的大通关核心流程及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基本业务应用,到“十一五”末依托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大通关所有业务内容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加快“金审工程”建设,实现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税务、金融、社会保障等重点部门和行业的联网审计。继续推进水利信息化,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水质监测、水土保持、水利规划信息系统和水文、水利空间、水利工程等信息资源库。加快“金质工程”建设,完善质检业务系统基础平台和质检业务数据库建设,实现质检监督管理、申报审批业务信息化。“金土工程”到2010年完成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基本完成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
d、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服务体系,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坚持“一数一源多用”原则,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按照《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充分利用各业务系统门户网站和互联网网站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政务信息采集、更新、维护工作,加快对历史和现有文档的数字化转换,提高公文、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加工、存储和交换水平,支持各级政府协同开展各项政务业务。积极开展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实时交换,促进财税增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3)积极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a、促进社会事业各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快“金保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劳动社会保险业信息系统,实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就业管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业务的协同管理,强化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失业人员的保险业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继续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立人口宏观管理决策、人口统计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逐步形成覆盖人口统计、养老保险、劳动就业、户籍管理、计划生育和社区管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教育科研。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利用,建立全省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开办“网上学校”,逐步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和开放式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状况,力争全省中小学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达到90%以上。积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科技信息、科技交流、科技合作的科研信息基础平台,整合科研资源,实现科研设施、手段网络化利用,建立科教网络互通、资源共用、知识共享的科研教学协同体系。
医疗卫生。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省远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促进卫生医疗资源共享,加强医疗救治和疫情监控。加快医疗机构信息化,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技术、医学科技、卫生统计和患者基础信息等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利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控食品药品安全,建立食品药品防疫基础信息资源库,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服务能力。开发利用中医药信息资源,弘扬祖国传统医学。
公共危机、公共安全管理。完善和整合社会治安、消防、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各类危机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务的预警和处置能力,为监控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和灾情疫情提供信息保障,完善安全生产、抗震减灾等应急反应信息体系,实现突发和危机事件处置过程的跨专业、跨部门实时调度指挥。继续加强 “金盾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开展人口、治安、出入境、交通管理、刑事案件、违法犯罪、监狱管理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政法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全省公共安全业务信息化。
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每年至少建成40个基层站,使文化网络覆盖全省各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及有条件的乡镇文化站,实现文物、档案、科教、旅游、体育、新闻等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治理,构建网上监管平台,规范网络营业场所秩序,形成开放、互动、规范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开发健康有益的网络游戏产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b、推进区域信息化发展
积极开展各市(区)县政府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服务的数字城市和电子社区建设,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交通、水务、土地、房产、环保、市政、市容等业务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库,搭建基于各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建设空间地理、城市应急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快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区(县)、街道(乡)、居委会(村委会)三级信息网络,鼓励各通信运营商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拓宽完善社区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房产交易、就业指导、家政、法律、公证、休闲、购物、娱乐等全方位服务,提高社区在户籍、外来人口、市政、物业、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效能。重视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文化程度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低的弱势群体提供无障碍服务,为失业者、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提供特色服务。
c、大力开发和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
建立健全统一综合门户网站体系,围绕政府、企业和公众需求,开展双向互动、信息查询、网上办事和处理事务等一体化在线服务。依法开放政府公益性信息资源,促进公益性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宏观经济、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等四个基础性数据库建设,探索连接政府与市场的公益服务模式,为社会提供准确、及时、方便的基础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各级电子政务平台和互联网络资源,通过门户网站、计算机、手机、信息亭等多种终端和技术手段,推进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公益性信息服务。
d、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信息资源产业化进程,挖掘电信业增长能力,发展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在生产、经营、管理环节深度开发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现代物流系统。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政务、公共、市场、行业等信息资源,逐步建立完善信息资源服务市场机制。加大对信息资源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掘我省优势信息资源,逐步形成特色信息资源产业格局。大力发展社会调查、信息处理、信息提供、电信服务、咨询服务、经纪服务和公共信息等信息服务业,重点开展数据库服务业、信息加工处理业、信息系统维护与设备修理业、计算机应用咨询服务业等现代信息服务,提高全省信息服务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