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上午10点,教务处在长安校区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议。会议由杨定君副院长主持,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刘应南院长、蔡传波副院长、计算机系毛莉君副主任、教学科长韦蕊、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心李宝敏主任,教务处肖建军、宋天妹、高华、张小妮参加了会议。
会上杨定君副院长首先分析了全国教改形势,并传达了理事长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意见和相关指示。之后,大家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落实理事长的意见和指示,改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前教材内容陈旧、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的现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及办法等进行了广泛讨论。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确保取得实效。并基本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一、明确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关联度越来越密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承担公共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应着眼于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学习、生活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基本要求为依据。要认真总结两年来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继续推广教改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解决在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二、管理体制改革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组织成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组,由毛莉君老师担任课程组组长,具体负责该门课程改革的方案拟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及效果评价等,在6月10日前上报改革实施方案。院长、教学副院长主要负责内部的组织协调,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条件,给予全面支持。
三、教材改革
从评估角度和教育教学规律出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有专门教材,但鉴于目前没有适用于我校改革实际的现成教材,必须从自编教材着手,内容精炼,编写标准要严要高,保证科学性和规范性。下学期起,停用现在的教材,在自编教材未编写完成之前,先编写出讲义进行课堂讲授,并上传至网上,以便学生课后参考学习。
四、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普及率高的特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除继续保持原有内容体系之外,应涵盖与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内容,将二者有机结合。对于部分背景式知识点的介绍可进教材、不进课堂,在实际讲授时进行简化或完全省略,由学生在课后重点自学。
五、教学方法改革
(一)实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通过采用项目分解的任务来驱动,充分涵盖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要求,教师适时指导,主要使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从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
(二)实行“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下学期起,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统一教学日历、统一进度;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可聘请计算机基础扎实、操作娴熟的学生作为课堂助理,协助教师对其他学生进行练习指导。
六、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根据课程要求,在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安排若干项目/任务,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可改变原先课程讲授完后进行最终考核为过程考核、动态考核;或改变日常考核和最终考核的比重分值,以满足“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组织方式改革
从2011级起,对入校新生统一进行计算机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为初级班和普通班两类,实行分层次分班教学。初级班从基础开始按部就班实施教学;普通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删减或整合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教师引导下,主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分层次教学,弥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高华)